1976年1月8日,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。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,送别为国家与人民一生鞠躬尽瘁的总理。
周总理曾说:“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,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。”
他也确实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。
这一生,他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,夙夜匪懈,勤勤恳恳。他将自己称为“总服务员”,永远在“和时间赛跑”,经常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,有时甚至在16小时以上。他的无私奉献里,没有一句空话。
但这些关于周总理的小故事,你可能不知道。
半路“弃坑”的武侠小说作者
“寂寂荒郊,茫茫旷野。时则晨星隐隐,晓雾沉沉。几处烟云,一湾流水……”
2022年1月,一本名为《巾帼英雄》的武侠小说走红。这本小说刊载于1914年,但被作者“弃坑”,没有完结。而小说走红的原因在于,这位“弃坑”的作者“飞飞”正是周恩来,这本小说是他16岁时的作品。
熟悉这篇小说的周恩来纪念馆副馆长施春生表示,1914年写这篇小说时,周恩来尚在读中学,而那时的中国正处于“风雨飘摇”的时期。
施春生说,《巾帼英雄》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位侠女“青儿”,从小说中,可以看出周恩来的英雄情结,在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历史关头,他内心非常忧愤,希望中国强大起来,希望有“英雄”能够站出来,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,帮助伸张正义。
但比起小说,当时处于危亡关头的祖国更牵动周恩来的心。有网友说:“作者前去拯救中华民族了。”
而我们现在的生活,想来就是他最好的作品。
“工作调动是不是
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?”
中新社原副社长、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在一次回忆中说,自己曾不止一次被周总理严肃地问“调动是不是因为他周某人的关系”:一次是“从学校毕业后,我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,后来调到区委临时机构工作”;另一次则发生在19年后,从贵州到北京的调动。
因为周总理绝不允许因其关系走捷径的行为。
不仅如此,还有一个画面让周秉德至今仍印象深刻。“一天早晨,刚结束一夜工作的伯父看到我在花园里看书,便严肃地问我,‘秉德,你怎么能一个人在那儿看书?你没看到那么多战士在打扫院子吗?”“从此,我更加认识到,自己作为总理的亲属,与战士们是平等的,没有任何特殊化。”周秉德说。
为了堵住后门,周恩来还为亲属制定了后来流传甚广的十条家规,即: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;来者一律住招待所;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;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,不得用招待券;不许请客送礼;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;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,不要别人代办;生活要艰苦朴素;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,不要炫耀自己;不谋私利,不搞特殊化。
什么事,
让他再三向下属道歉检讨?
周总理也有过“冤枉”人的时候,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?
1949年3月的一天,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将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,并接见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。
快到中午了,周恩来还没找到负责西苑机场警卫的扬帆了解情况,午饭后看到他时就批评了他。其实,扬帆是去检查其他安全保卫工作的部署情况了,但扬帆并没有为自己辩解。
当天下午,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按计划到香山住地。扬帆乘车负责在前面开路,由于担心道路上有敌特埋设的地雷,他就让司机把车开得快一些,同后面的车拉开距离。没想到其他司机没有领会其意,都加速紧跟其后。
车队到达香山后,周恩来叫住扬帆说这一路上道窄车快路况不熟,责问他怎么带的车。一天之内两次被周恩来批评,扬帆感到很委屈,一连几天闷闷不乐。
周恩来得知事情的原委后,很是自责,表示一定要向扬帆道歉作检讨。一天晚上,周恩来特意找到扬帆,说自己犯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错怪了他,恳言请扬帆对他批评帮助。
扬帆连忙说是自己做得不好,领导怎么能跟自己做检讨呢?周恩来则诚恳地说,上级可以批评下级,下级也可以批评上级,政治上一律平等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
和蔼可亲?
不,他更认真“可怕”!
周总理的“认真”是出了名的。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都曾回忆说,最怕周恩来总理的“认真”。
有一次,一位部长汇报工作时多次使用“大概”“可能”“差不多”等模糊字眼,周总理严厉的批评顿时让他下不来台:“你签了字,问你情况答不上来,就是官僚主义!”
而事实上,周总理的“认真”不仅体现在跟部长们“抠字眼”,这两个字是贯穿他一生的“关键词”。
因为认真,绝不肯搞特殊化为亲属“开后门”,侄子周尔辉一辈子留在了老家;因为认真,不占公家半分“便宜”,在照相馆获赠的照片非要自己付钱;因为认真,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还一定要亲自核算相关数据;因为认真,病重时签字也不忘注明精确的时间……
链接:和蔼可亲的周总理为什么会让部长们“怕”?
抗战初期的周恩来。图片来源:新华图片
50多年革命生涯,26年总理任期,周恩来不曾有一刻松懈,更不曾有一刻忘却初心。殚精竭虑,功勋卓著。
青年时,
周恩来写下寄语:
“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”。
他一生为国为民,
却在被病痛折磨时说:
“以后不要再叫我总理,叫恩来就好。
我现在没有为人民、为国家
作贡献的能力了。”
去世时,
他没有子女和遗产,
却有十里长街群众流泪送别……
这些,
我们都将永远铭记。
缅怀!致敬!
来源:中国新闻网综合央视新闻
栏目主编:顾万全 文字编辑:李林蔚 题图来源:新华社 图片编辑:雍凯
来源:作者:中新网
0 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