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(三十六计之一的”围魏救赵”,究竟有多厉害?)

内容摘要古代流传至今的成语,很多是出自古代的著名盛事,有些则是因为影响太大,最后才流传千古。而围魏救赵,可以称得上是两个条件都符合。经此一役,魏国的第一代霸主之位,被换去,庞涓成为声名鹊起的谋士,田忌也成为威震天下的大将。而围魏救赵发生的这场战役,

古代流传至今的成语,很多是出自古代的著名盛事,有些则是因为影响太大,最后才流传千古。而”围魏救赵”,可以称得上是两个条件都符合。经此一役,魏国的第一代霸主之位,被换去,庞涓成为声名鹊起的谋士,田忌也成为威震天下的大将。而”围魏救赵”发生的这场战役,名为——桂陵之战。

背景

战国时期,诸侯争霸,各国纷纷变法图强,而当时对于各变法成功的国家,是李悝所在的魏国。魏国经过李悝的变法,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人文等各方面都青云直上,远超各国。可是,魏国的强大,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注意,公元前356年,赵国、齐国、宋国、燕国等四个国家的国君,开始了会面,目的很简单,就是阻止魏国的做大,以免最后各国都成为池中之鱼,都得遭殃。

可是,魏国当时的霸主之位,不是白做的。没多久,多国会盟的消息就被魏国知道,为了防止被结盟的各国打垮,他们也采取了措施,用来化解危难。而赵国之所以挑起各国对魏国的仇怨,原因是因为两年前,也就是公元前354年,他们攻打了魏国的附属国卫国,此事被魏国知道,魏国就出兵帮助了卫国。所采用的方法就是,直接派兵将赵国的国都给围了。

经过

为了自救,在公元353年,赵国开始派遣使者,到诸国求助,所到的国家有齐国和楚国。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,他是一代名主,当时他询问大臣们对此事的意见,但是齐国的丞相邹忌认为,魏国强大,不好为了赵国得罪霸主。可是,同朝的段干朋却持不同意见,他认为,齐威王此时出兵是有可能胜利,只要选好地点,用拖延的战法,就可以把魏军拖垮。如此一来,魏国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直接攻打邯郸,而齐国则可以趁机救援赵国。

所以,齐威王还派了一路大军,与宋国、卫国会和;还派遣田忌为将,前往救援赵国。当时田忌的军师,是后来名震天下的孙膑,孙膑的想法和段干鹏的想法不谋而合,但是他却改变了策略。想出了新的攻击地点。

他认为,魏国虽然强大,但是赵国也不不弱,加上魏国攻打的地方还是赵国的国度邯郸,攻城之战原本难度就高,攻打一个国家的国度,难度会更高。因为,国都有一个国家的宗庙社稷,必定有重兵把守,而且城墙肯定也很高很坚固,攻打下来并不容易,很需要一段时间。

所以,魏国攻打邯郸定倾了很对兵力,此时的魏国都城大梁,却是空虚之时。因此,孙膑建议将齐国攻打的地点,换为魏国的都城大梁。但是,孙膑也知道庞涓不会轻易上当,他建议田忌,不直接攻城,而是将攻打的地点换为魏国的平陵,因为平陵虽小,但是范围广,人口也多,易守难攻。

更重要的是平陵南邻宋国,北邻卫国,攻打途中要经过一个叫做市丘的地方。只要从此过,运输粮食的道路就会被断,会给人一种齐国的将领是个蠢货的假象,可以诱惑魏国的庞涓撤军。田忌很信任孙膑,按照他的建议,开始攻打平陵,但是平陵地形有很大的优势,他一败再败,蠢货的印象更加深入人心。

结果

但是孙膑并非将砝码全部压在了平陵,他还派了其他的军队去直接攻打大梁。如此一来,原本的”蠢货将领”的印象,加上国都被围的怒气。考虑到齐国的将领是个蠢货,庞涓就放心的带着人往回跑,结果,孙膑更厉害,他让田忌跑着丢着东西,让庞涓继续加深他是个无能之人的印象。

轻敌的庞涓,甚至只带了轻便的兵器就往大梁来,结果,被田忌引到了,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岭设下的包围圈,最后,庞涓被抓。 而孙膑因为在这场战斗中,避实击虚、攻其必救,创造了 “围魏救赵”的战法,也让此战法在后世被广为流传和应用。

分析

而这场战役之所以千古留名,是因为齐国的各个势力相互配合、信任。齐威王善于纳谏,相信臣子的建议,派遣大军出战,才有了胜利的机会。而孙膑所谓军师,以自己的才智说服将领信任他,采用自己的战法。田忌身为大将,也是善于纳谏,信任孙膑的方法,同时自己也善于打仗,两人配合默契,利用对方的弱势,捏准了对方的心理,打赢了这场大战。一个成为千古留名的大将,一个成为千古留名的军师,相得益彰。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190014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