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 (京ICP040090)
2月以来,医疗领域多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。投资者对于AI技术将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影响高度关注,机构认为AI医疗赛道有望拓宽。
医渡科技近日宣布,已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公司自主研发的“AI 医疗大脑”YiduCore,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实践。
“YiduCore对DeepSeek的接入,提升了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,使得生成更加精准的疾病洞察,有效打通数据与场景之间的壁垒,为研究、诊疗及公共健康三大类场景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持,同时助力医疗服务降低成本,提升医疗行业供给端的效率,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能力。截至2024年9月30日,YiduCore已经累计处理和分析了超55亿份经授权的医疗记录,医院网络覆盖超过2800家,疾病知识图谱已基本涵盖所有已知疾病。”医渡科技方面表示。
鹰瞳科技也在公众号上宣布,2月7日,鹰瞳Airdoc自主研发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焕新升级,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。基于鹰瞳Airdoc在医疗垂直领域长达10年的知识沉淀——覆盖超3000万份真实临床诊疗数据、800余项循证医学知识图谱及三甲医院专家诊疗路径的深度解析,此次万语医疗大模型的升级实现三重跃升:临床诊断效率和准确率的双突破、更专业的报告解读、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升级。
2月6日,智云健康公告称,该公司作为以数字化赋能慢病管理的领导者,将DeepSeek R1模型接入其专属医疗人工智能智云大脑,进一步增强智云大脑的数据挖掘能力并提升公司医院SaaS及药店SaaS的慢病管理效率。此次接入后,借助公司超过10亿份电子病历,公司的ClouD GPT及ClouD DTx模型将实现医疗知识图谱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升级,以优化用户体验并提高诊断效率。
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,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软件产品研发、销售及技术服务的科创板公司嘉和美康,近日被投资者问及“是否与DeepSeek有合作”,该公司回应称,目前公司已经接入DeepSeek大模型,正在进行基于专业领域内的训练。公司在2024年已经开发了多款利用大模型技术的医疗行业应用,包括临床辅助决策、病历内涵质控、智能分诊、病历自动生成、专科科研应用等。
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,AI医疗赛道有望拓宽,关注AI医疗投资机会。
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表示,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、检查检验结果解读、辅助临床医生决策、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,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。企业有望借助AI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黏性,巩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。此外,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、改善盈利水平。
“AI医疗仍被显著低估。”东吴证券分析师朱国广表示,“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提升了疾病诊断、风险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水平。AI医疗经历了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,再到大模型时代的演变。近年来,生成式AI与传统AI结合,为医疗服务优化和创新提供新动力。生成式AI不仅能够分析现有数据,还能生成新数据,拓展智能交互和对话能力,使医疗服务更加精准、自然和高效。”
德邦证券研究认为,近年来,多部委发文支持AI+医疗发展,且因为医药行业具备丰富的数据和产业环节,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管理、基层公共卫生服务、健康产业发展和医学教学科研四个方面十三个具体环节的应用场景,涵盖了医疗、医药、医保发展的方方面面,应用场景广阔。该机构建议,关注具备海量且高质量的数据,具备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积极接入大模型,有相关产品落地的公司。
(责任编辑:关婧)
中国经济网声明: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,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