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早熟早稻新种质创制成功

    科技日报南昌2月24日电 (记者魏依晨)记者24日从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,该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,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。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技期刊《作物杂志》。

    传统早稻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较长、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等问题,尤其是在“稻—稻—油”三熟制模式下,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导致与油菜种植茬口衔接困难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历经7年攻关,利用偏粳型渐渗系与本地主推早稻亲本杂交选育的策略,以“湘陵628S”和“中早39”为改良亲本,分别与偏粳型渐渗系进行杂交,经过系统选育,培育出不育系“Z01S”和恢复系“R1102”。研究结果显示,杂交早稻组合CZY1102(Z01S/R1102)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早抽穗、强感温性,其播始(播种到始穗)历期47—73天,比对照品种“中早39”在长江中下游双季春播缩短6.4天、秋播缩短11.3天,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。

    团队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开展早抽穗基因的互作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研究,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更多技术支持。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19001410号-1